坤宁宫的门槛比未央宫高两寸,我刚跪下,就听见头顶传来皇后的声音。
“听说御书房现在没了你,连墨都磨不出来了?”
我磕头的动作像极了考卷的标准答案。
“娘娘说笑了,那是皇上体恤下人,抬举奴婢罢了。”
“就像娘娘执掌凤印,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,连扫地的宫女都念着您的好呢。”
皇后是老板娘没错,但老板娘最缺的从来不是规矩,是共情。
是情绪价值!
果然,皇后听完,脸上的冷厉少了些。
旁边掌事嬷嬷刚想呵斥“油嘴滑舌”,被她一个眼神制止了。
皇后指尖摩挲着玉镯,“你可知本宫为什么叫你来?”
“奴婢猜,” 我故意顿了顿,“是为了皇上。”
“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,皇上是一国之主,最不该在女人身上绊住脚。”
“可宫中最近都在谣传皇上待奴婢不一般,娘娘您身为后宫之主,理应为皇上负责,更要为后宫的体面负责。”
“所以这才传唤奴婢过来,看个究竟。”
皇后端茶的手停在半空,沉默片刻后,突然笑了:
“你倒是会揣摩本宫的心思,那你又可知本宫最近为何事发愁?”
我眼珠一转,系统适时提供了皇后的背景信息。
镇国将军的嫡女,也是太后的亲侄女。
我膝盖没动,声音却低了三分。
“奴婢前天伺候皇上的时候,瞧见皇上手中拿的是西南战事的折子。”
“娘娘可是在挂念边关的镇国将军?”
皇后的眼圈红了,却将茶杯猛地拍在桌上。
“放肆!后宫不得干政,你是在说本宫妄图干预军务吗?”
身边的几位嬷嬷吓得浑身一哆嗦。
我心里却门儿清。
自古以来,皇帝多忌惮外戚专权。
连年的战争让军权牢牢掌握在镇国将军手中,这对皇权来说,更是一大威胁。
我叹了口气,深深一叩首。
“娘娘,奴婢接下来说的话,您只当解闷听一听。”
“如今西南战事吃紧,粮草不够,镇国将军把自家粮仓里的粮拨了一半给前线。”
“皇上看到奏折时,也数次被将军的义举感动红了眼。”
“可皇上也难。他是天子,既要靠将军守国门,又得防着旁人说他‘皇权没落’。”
“大将军也难,一面是连绵不休的战事,一面怕您在宫中难做。”
“而娘娘您,其实更难。一边是骨肉亲情,一边是夫君江山,手心手背都是肉。”
皇后的指尖开始发抖,却是半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我凑近皇后几步。
“娘娘,其实皇上对您并非只有忌惮。”
“今年春猎,皇上用的是大将军送的长弓。”
“您生辰时,皇上赏的那对玉璧,刻的也是‘同气连枝’。”
“他是皇上,有些事情需要给他递个台阶。”
“听闻您的侄儿,将军府的嫡孙今年八岁,正是去国子监读书的好年纪。”
清廷时期,帝王对吴三桂存有戒心,因此通过政治婚姻,使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以额驸的身份留居京师,实为朝廷人质。
把将军独子放在眼皮子底下,既是让皇上放心,又不失为一种体面。
皇后眸光闪了闪,眼底的愁容却是下去几分。
“你就不怕本宫把你这话捅给皇上?”
我笑的坦荡。
“娘娘,奴婢方才就说了,这些话,只是说给您解闷听的,算不得什么。”
小黑屋的门被打开,透进来一丝光亮。
皇后突然笑了。
“地上凉,起来吧。”
“往后每月十五,来坤宁宫给本宫磨墨吧。”
我刚站直身子,就见皇后又让嬷嬷取来个锦盒。
“这对玉簪送你,比贵妃赏你的金首饰衬人。”
我捏着沉甸甸的簪子,了然地笑了。
职场中卷到最后会发现,最难的不是做事,是懂人心。
小说《穿越成宫女,我靠卷王系统逆袭》 第5章 试读结束。